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监督支持下,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围绕改革发展大局推进政务服务工作,按照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整体安排部署、精心谋划改革举措,补短板、强弱项、抓亮点、树品牌,着力破解企业群众营商困境的束缚制约,持续优化我市政务服务环境,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打造一流政务服务环境工作情况
(一)以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为目标,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水平。自主下放了138项市级行政许可事项给渤海新区,121项行政许可事项同步赋予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梳理“百事通”各办事情形涉及事项和办理层级,推动审批环节整合和流程再造,推进涉及事项的划转或集中进驻。
(二)以企业实际需求为牵引,全面提升企业开办便利度。9月1日起,全市范围内实现了企业开办1日办结。今年1-10月份,全市市场主体总量达到54.69万户,净增5.19万户,提前两个月完成年度净增目标。探索创新京津冀跨区域上市登记服务模式,沧州与天津市静海区、山东省德州市实现开办企业跨省通办。
(三)以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全面提升项目建设审批服务效率。设立了投资建设审批服务专区,将施工许可证核发时限压缩为即办,实行项目审批延时服务。出台了“标准地+承诺制”、“一会三书一证”等改革专件,推动解决项目落地慢、落地难等突出问题。我市“双基”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许可阶段和竣工验收阶段均压缩至10个工作日,全流程审批时限压缩至50个工作日(含规委会5个工作日)。
(四)以“一网、一站、一号通办”为目标,加快推进便民利企提升工程。加快推进“数字政务”建设,积极推进事项“网上办”“移动终端办”。不断下放审批服务权限,夯实综合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全市乡镇(街道)行政综合服务中心和村(社区)综合服务站基本建成。
(五)以全流程电子化为突破,全面提升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水平。加快全流程电子化交易系统平台建设,持续提升全流程电子化应用水平,我市推出的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电子化成果被国家发改委信息中心作为创新经验进行推广。
(六)以信用体系建设为主体,全面提升监管服务效能。持续完善公共信用信息归集,大力推进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和联合奖惩落地实施,在环保、交通运输、食品药品等领域开展了信用分类监管,在失信被执行人、环境保护、税务等重点领域细化了“红黑名单”及联合奖惩相关制度。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今年以来,我市政务服务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对照省委、省政府“三创四建”和市委、市政府“严细深实快”工作要求,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和不足,主要是智慧审批、网上审批仍需提升,规范化标准化建设还不够高,审批人员由“专科医生”向“全科医生”转变还有差距。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阶段,我们将继续对照先进地区经验,以不断满足企业群众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以政务服务的供给组织、供给模式、供给标准、供给生态四个方面为切入点,围绕 “严细深实快”的要求推动工作,认真听取人大常委会和各位委员提出的建议,不断夯实我市政务服务工作基础,为实现全市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做出更多积极贡献。一是推进“标准化”改革。二是加快“数字政务”建设。三是推进“一企一照一证”改革。四是推进工程建设项目“一文一证”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