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全国和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坚决打赢打好农村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解决农村生活污水突出问题,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制定本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生态工程,因地制宜,坚持污染治理与资源利用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生态措施相结合、集中处理与分散治理相结合,采取纳入污水管网、联村集中治理、分村分户治理等方式,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构建分类治理、综合利用、长效运营的农村生活污水管控机制,提高污水处理效率,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二)基本原则
——因村制宜、分类治理。综合考虑自然地理、村庄布局、污水规模、基础设施、农民需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村制宜确定生活污水治理模式,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不搞“形象工程”、不搞短期行为,选择技术成熟可靠、投资小、能耗低、经济可行,且适合农村特点的污水处理模式。
——原位消纳、综合利用。坚持原位消纳为主,末端处理为辅,结合农田灌溉、景观建设,加强生活污水削减和水资源、氮磷资源的循环利用,努力实现村庄生活污水的原位消纳,形成生态农业循环发展的产业链条。对于无法实现就地消纳的地区,对污水进行综合治理后排放。
——城乡统筹、长效运营。实行县域统筹规划,乡镇连片推进、村庄整体实施,坚持建管并重,强化县域内村庄生活污水治理的一体化推进、规模化建设和专业化管护,确保设施建成一个、运行一个、见效一个。
——试点先行、梯次推进。按照“典型示范、以点带面,先易后难、全面覆盖”的原则,及时治理经验,不搞“一刀切”,扎实有序推进村庄生活污水治理。
——政府为主、社会参与。强化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加强部门资源和力量整合,引导企业和金融机构积极参与,形成联动协作、合力推进的工作机制。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农民环保意识,强化群众参与建设和运维管理。
二、目标与步骤
(一)总体目标
到2020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达到1600个村,农村生活污水乱排乱放得到有效管控的村庄达到4028个村,彻底改变一些农村污水横流的现象;长效管护运行机制基本建立,全市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重点治理范围为环境敏感和人口相对集中的五大区域共计1553个村庄:包括242个规划纳入城镇(园区)收水管网的村庄,4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内村庄、252个二级保护区内村庄,350个设立省级河湖长的河湖管理范围内的村庄,以及705个青静黄排水渠、子牙河、北排河、南排河等10条重点河流沿线村庄。
(二)工作步骤
全面攻坚阶段。2019年,全面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累计实现1200个村庄生活污水治理,其中集中式地表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内村庄实现全覆盖;全面完成农村生活污水管控机制建设,完成1700个村庄生活污水管控,全市农村生活污水管控水平明显提升。
巩固提升阶段。2020年,全面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具备条件的村庄全部建成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厕所污水得到全面治理,新增完成400个村庄、累计实现1600个村庄生活污水治理,全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村占比达到28.4%。鼓励支持各县(市、区)加大工作力度,将临河傍湖农村水环境治理纳入河长制、湖长制管理,建立农村污水管控长效运行机制,新增完成2328个村庄、累计实现4028个村庄生活污水管控,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三、主要任务
(一)制定方案,明确任务。各县(市、区)根据本行动计划,结合实际制定本辖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动方案;各县(市、区)以村为单位,结合《河北省加强乡村规划管理工作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全面调查收集区位特点、人口、供排水设施、处理现状及排放去向等相关资料,在摸清底数基础上,以村为单位制定县级实施方案,重点明确工作目标、重点任务、责任分工、实施步骤、资金筹措、保障措施等内容,并组织实施。〔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渤海新区、开发区、高新区管委会〕
(二)因地制宜,分类推进。提倡农村生活污水“应收尽收、应治尽治”。通过“以城带村”、“以镇带村”、“以园区带村”等方式,推动城镇污水管网向周边村庄延伸覆盖,将临近县城、镇街、开发区(园区)等市政管网规划覆盖的242个村庄的生活污水,纳入污水处理厂处理。1358个村庄采取集中处理或分散治理模式进行治理,其中在离城镇较远、常住人口密集、经济较发达的村庄,铺设污水收集管网,建设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对居住分散、人口规模较小、地形条件复杂、污水不易集中收集的村庄,采用三格式化粪池、净化沼气池、小型净化槽等方式进行分散处理。各县根据以上原则制定村庄治理清单。〔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渤海新区、开发区、高新区管委会〕
(三)源头控制,减少排放。引导村民树立节水意识,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提高、自我改善人居环境,鼓励开展农村生活用水计量计费,减少生活污水源头排放。优先考虑资源化利用,提倡原位消纳,鼓励农村生活污水采取厕所黑水、盥洗灰水分离治理模式,提倡厕所黑水通过化粪池、净化沼气池等处理后,用做农肥、沼气等资源进行综合利用;灰水经处理达到标准后可回用于农田、林草灌溉及庭院、景观用水等。〔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务局、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渤海新区、开发区、高新区管委会〕
(四)配套管网,同步实施。统筹乡村振兴战略、美丽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工程,结合新农村建设、易地搬迁、农村改厕等工作,结合乡村建设规划,根据村庄格局、地形地貌等合理确定污水管网(沟)布设方案,利用现有沟渠收集村庄污水时,应采取密封措施。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配套管网建设,与新建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的管网须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责任单位: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生态环境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渤海新区、开发区、高新区管委会〕
(五)优选工艺,规范建设。按照全省推荐的低成本、低能耗、易维护、高效率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处理技术,组织县(市、区)选择应用。各县(市、区)加强供排水情况调查,严格落实节约用水相关规定,合理确定农村污水处理建设规模。对新建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采用一体化打包、分区域打包、多项目打包等多种形式,统一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作。充分运用市场化手段,坚持“谁投资、谁运营、谁受益”,优选资信好、投融资能力强、处理技术专业的企业。〔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渤海新区、开发区、高新区管委会〕
(六)加强管控,改善环境。强化黑臭水体整治,加强农村坑塘水系治理、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等,以房前屋后河塘沟渠、排水沟为重点实施清淤疏浚、岸坡整治、水系沟通、生态修复等综合措施,恢复水生态。坚持控污与治污并重,发挥临河傍湖农村河、湖长作用,加大监管力度,保障河湖水体环境质量。〔责任单位: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水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渤海新区、开发区、高新区管委会〕
(七)建立机制,长效运营。推行城乡污水处理统一管理制度,建立县级政府为责任主体、乡镇政府为落实主体、村级组织为管理主体、农户为受益主体以及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为服务主体的“五位一体”城乡生活污水运行管护体系。建立基于污水处理绩效的付费机制,实现从“买工程”向“买服务”转变,完善市场准入机制,加强对第三方运维机构监管和考核,提升第三方运维服务机构的运维水平。鼓励先行先试,探索建立住户付费、集体补贴、财政补助相结合的管护经费保障制度。〔责任单位: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财政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农业农村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渤海新区、开发区、高新区管委会〕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合力推进。市政府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负责落实支持政策、抓好工作推动。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是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组织实施的责任主体,负责项目落地、组织实施、资金筹措、设施运维,确保实施效果;乡镇政府在县政府的统一部署下,组织本辖区内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市直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能分工,密切合作,联动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水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渤海新区、开发区、高新区管委会〕
(二)严格督导考核,落实主体责任。实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责任制,加强日常工作调度,严格目标管理。以县为单位定期进行考核评估,对工作不力、未能完成治理目标任务、建成后设施运行不正常的,对政府主要负责人实施约谈问责,对造成重大环境污染恶劣影响或责任事故的,依法依规严肃追究相关责任。〔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水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渤海新区、开发区、高新区管委会〕
(三)加大财政投入,拓宽融资渠道。要加大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支持力度,统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村改厕、畜禽资源化利用、污水管网建设、清洁小流域建设、河湖整治等各级各专项资金,支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采取上下结合、横向统筹的办法,打好政策资金“组合拳”。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综合运用股权融资、债权融资等多种方式,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金融资本参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项目的建设和运营。〔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农业农村局、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渤海新区、开发区、高新区管委会〕
(四)完善政策措施,提供高效支持。保障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用地需求,在国家政策允许范围内,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用电价格给予最大优惠,落实国家税法规定的优惠政策,研究探索农村生活污水收费和补助机制。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建设项目简化审批流程,减少审批环节,提高审批效率。严格按照法定的范围和规模标准进行招投标,未达到法定规模标准的小型项目,不得强制项目建设单位履行招投标程序。财政部门要按规定程序办理资金拨付手续,根据项目建设进度及时落实资金。〔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渤海新区、开发区、高新区管委会〕
(五)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全民参与。加强宣传,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核心作用和党员带头作用,带领农民群众提高环保意识,节约用水,通过投工投劳、积极出资、出主意、想办法等方式,全程参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规划、建设、运营、管理,发挥村民的参与权、主动权、监督权和决策权,依靠群众的力量和智慧参与建设美丽生活环境。〔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水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渤海新区、开发区、高新区管委会〕
附件:1.沧州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分年目标任务分解表
2.沧州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分类分解表
3.规划纳入城镇(园区)收水管网的村庄名录
4.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内的村庄名录
5.设立省级河湖长责任范围内的村庄名录
6.重点河流沿线村庄名录
7.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适用模式
8.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适用技术
附件1:沧州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分年目标任务分解表 单位:个 | ||||
---|---|---|---|---|
县(市、区) |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村庄 | 农村生活污水管控村庄 | ||
2019年 | 2020年 | 2019年实现 | 2020年 | |
累计实现 | 累计实现 | 累计实现 | ||
合计 | 1200 | 1600 | 1700 | 4028 |
泊头市 | 139 | 178 | 191 | 464 |
渤海新区 | 38 | 38 | 38 | 38 |
沧县 | 63 | 139 | 150 | 364 |
东光县 | 105 | 122 | 131 | 318 |
海兴县 | 56 | 56 | 58 | 142 |
河间市 | 126 | 168 | 181 | 438 |
黄骅市 | 47 | 80 | 86 | 209 |
孟村县 | 13 | 34 | 37 | 90 |
南皮县 | 52 | 85 | 92 | 222 |
青县 | 110 | 117 | 110 | 248 |
任丘市 | 44 | 95 | 102 | 248 |
肃宁县 | 67 | 69 | 75 | 181 |
吴桥县 | 113 | 129 | 139 | 337 |
献县 | 111 | 132 | 142 | 344 |
新华区 | 3 | 5 | 6 | 14 |
盐山县 | 88 | 123 | 132 | 321 |
运河区 | 25 | 25 | 25 | 38 |
开发区 | 0 | 2 | 2 | 5 |
高新区 | 0 | 2 | 2 | 6 |
注:管控任务指生活污水乱排乱放得到有效管控的村庄数量。具体管控要求有以下。 (1)各户加大生活污水原位消纳,循环利用,减少污水排放。 (2)农村生活污水不得直接排入街道、沟渠坑塘,基本实现生活污水不出户、不出村。 (3)制定村民文明公约,明确生活污水管控要求。 (4)将临河傍湖村庄水环境纳入河长制、湖长制管理。 |
附件2 沧州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分类分解表 单位:个 | |||
---|---|---|---|
县(市、区) | 治理任务(截止2020年) | ||
纳入城镇管网的村庄 | 集中或分散治理村庄 | 小计 | |
合计 | 242 | 1358 | 1600 |
泊头市 | 20 | 158 | 178 |
渤海新区 | 10 | 28 | 38 |
东光县 | 13 | 109 | 122 |
河间市 | 72 | 96 | 168 |
孟村县 | 1 | 33 | 34 |
青县 | 5 | 112 | 117 |
任丘市 | 34 | 61 | 95 |
肃宁县 | 67 | 2 | 69 |
吴桥县 | 8 | 121 | 129 |
盐山县 | 12 | 111 | 123 |
沧县 | 139 | 139 | |
海兴县 | 56 | 56 | |
黄骅市 | 80 | 80 | |
南皮县 | 85 | 85 | |
献县 | 132 | 132 | |
新华区 | 5 | 5 | |
运河区 | 25 | 25 | |
开发区 | 2 | 2 | |
高新区 | 2 | 2 |
附件3 规划纳入城镇(园区)收水管网的村庄名录 | |||
---|---|---|---|
县(市、区) | 乡镇 | 村庄名录 | 数量 |
沧州市 | 242 | ||
东光县 | 东光镇 | 北关、三里、南关、东南营、东关、东街、西南营、东关候、小庄、赵洪、西北营、东北营、北街 | 13 |
泊头 | 泊镇 | 堤口王、刘辛、河东南、潘庄、河东大、肖杜李、西三里、解放、新华、上下店、河西、北三里、跃进、茶店、西关、大王庙、张庄子、五里屯、龙屯、赵古屯 | 20 |
吴桥县 | 安陵 | 安陵、苏场、王场 | 3 |
吴桥县 | 曹洼乡 | 景庄 | 1 |
吴桥县 | 桑园 | 大第九、小第九、宋家院、王庄 | 4 |
孟村县 | 辛店 | 西满西 | 1 |
青县 | 清州镇 | 南街、中街、北街、西街、城里 | 5 |
渤海新区 | 中捷产业园区 | 东胡庄、朱庄子、润禾社区、老盘庄、大丰庄、小郭庄、小司庄、十一队、十二队、六队 | 10 |
盐山县 | 盐山镇 | 三皇庙、西隅、西门外、南隅、南门外、北杨、东隅、小王庄、吴家阁、东门外、中隅 | 11 |
盐山县 | 千童镇 | 东街 | 1 |
肃宁县 | 肃宁镇 | 滑村、城内、东寨北、南关、东泽城、西大街、谭庄、北王庄、王家屯、王武庄、东郭庄、冯庄、辛庄、王街、王庄、南赵庄、阁北街、寨南、梁庄、滩头、东关、西寨北、梁屯、玉皇庙、贠庄、西北街、四合屯、李村、张村、胡村、苏庄、苗街、高村、西泽城、大五里、张泽城、北甘河、南甘河 | 38 |
肃宁县 | 万里镇 | 尹庄、豆闫庄、泗水岸、沙河村、张大人庄、柳家庄、柏家庄、龙堂村、代刘庄、大闫庄、崔庄、河头店、吕庄、阎郝村、马庄、东辛庄、西辛庄、万里村、官厅村、小闫庄、窝南府、岳家庄、赵李庄、卫家庄、于庄、盖甸庄、小刘庄、魏楼村、小张庄 | 29 |
任丘市 | 新华路 | 一街、二街、四街、安庄、殷边、南小征、北小征、南关、西关、陈场、北关 | 11 |
任丘市 | 永丰路办事处 | 蒋庄、荷花村、永丰村、季家铺、林庄 | 5 |
任丘市 | 西环路 | 五里铺、褚庄、肖楼、大于庄、小于庄、白塔 | 6 |
任丘市 | 中华路 | 三街、五街、六街、东关、东凉、史胡、张桥、徐庄、西凉、北各庄、谢刘场、芦各庄 | 12 |
河间市 | 兴村乡 | 兴村、袁村、王庄、郭赵庄、侯庄、许庄、田疙瘩、边庄、龙关、张庄、油店、瓦井、龙王村、潘官庄、南李子口、杨头、北李子口、西三里、北三里、大庄、南古寨、陆村、蔡楼、小村、康店、阁上、小庄、胡村、李庄、西董堤、石村、北赵庄、东董堤、邱庄、北榆林、西榆林、南榆林、东榆林、西八里庄、北八里庄、东八里庄、南八里庄、北八里铺 | 43 |
河间市 | 米各庄镇 | 米各庄 | 1 |
河间市 | 瀛州镇 | 西关、八街、角楼、南关、十街、九街、四街、七街、三街、小甲、一街、二街、大甲、辛庄、十二街、西关东、段里、马庄、十一街、西关北、东关北、东关、五街、韩楼、山张庄、戈楼、六街 | 27 |
河间市 | 束城镇 | 束城 | 1 |
附件4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内的村庄名录 | |||||||
---|---|---|---|---|---|---|---|
序号 | 水源地名称 | 县(市、区) | 乡镇 | 一级保护区 | 二级保护区 | ||
村庄名录 | 数量 | 村庄名录 | 数量 | ||||
合计 | 4 | 252 | |||||
地表水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 | 4 | 250 | |||||
1 | 沧州市大浪淀水库饮用水水源地 | 泊头市 | 西辛店乡 | 东窦屯、秦村、耿村、南于村、彭庄 | 5 | ||
泊头市 | 四营乡 | 田二、田三、田五、杨庄、南夹河、北夹河、佟王庄、陈庄、韩桥 | 9 | ||||
泊头市 | 交河镇 | 千民屯、陈北、陈四毛、郭庄、双庙、韩庄、卢桥、南孟、付庄、新合村、三里庄、南八里、顺桥 | 13 | ||||
泊头市 | 寺门村镇 | 张吉草、绘彩于、军闫、军董、西靳、东靳 | 6 | ||||
泊头市 | 洼里王镇 | 隆丰店、前八尽、米院、姜桥 | 4 | ||||
泊头市 | 王武镇 | 大树闫、前河、后河、后陈、崔庄、簸箕张、大庞、南曹、石桥、刘定杆、李冀北、苏屯、魏庄、南段庄、舍药张、唐庄、东十里高、西十里高、前杨圈、后杨圈、王银庄、张东阉、戴庄 | 23 | ||||
泊头市 | 泊镇 | 小何庄、南三里、小杜庄、大何庄、大王庙、肖圈、段庄、姚庵、姚辛、前辛、窑厂、小齐堰 | 12 | ||||
泊头市 | 文庙镇 | 齐南、齐中、齐北、常庄、李皇庄、南张庄、尹庄 | 7 | ||||
吴桥县 | 东宋门乡 | 六三村、六二村、六一村 | 3 | ||||
吴桥县 | 桑园镇 | 小第八、大第八、西街、南街、北街、大第九、宋家院、大辛、第四 | 9 | ||||
吴桥县 | 安陵镇 | 苏场、安陵、西何 | 3 | ||||
吴桥县 | 梁集镇 | 卜家庵、丁家门楼、胡家圈、北董 | 4 | ||||
东光县 | 连镇镇 | 六街、五街、四街、八街、秦庄、古树于、焦庄、渚洼、李四维、毕元、陈元、郑元、孙元 | 13 | ||||
东光县 | 城关镇 | 小圈、辛庄、码头、西北营、其林 | 5 | ||||
东光县 | 南霞口镇 | 仓二、南霞口、杨昂、堡子 | 4 | ||||
南皮县 | 刘八里乡 | 十二里、前七里、后七里 | 3 | ||||
南皮县 | 冯家口镇 | 代庄、后满、堡子、早立王、崔家洼、薛家窝、大王庄、陈辛、博古刘、博古于、冯家口、北口、谷庄、六户刘、贾屯子、小王庄、常庄、前上桥、中上桥、周辛、车官屯、石佛昝、季辛屯 | 23 | ||||
南皮县 | 大浪淀乡 | 三合村、白小庄、于十拨、叶三拨、祁家洼、贾九拨、陈六拨、五拨台、白吉屯、叶辛庄、杨庄子、王环五拨 | 12 | ||||
泊头市 | 王武镇 | 前杨圈、后杨圈 | 2 | ||||
泊头市 | 泊镇 | 小何庄、南三里、小杜庄、大何庄、大王庙、河西、北三里、五里屯、张庄子、肖圈、段庄、河东大、河东南、堤口王、姚庵、前辛、窑厂、齐堰 | 18 | ||||
泊头市 | 文庙镇 | 齐南、齐北、齐中、南张庄、李皇庄、尹庄、尹圈、周辛庄、大薛窝、杜屯子、郭楼子、前薛窝、后薛窝、剪南、剪北、三姓庄、冯口 | 17 | ||||
沧县 | 纸房头乡 | 大白洋桥一村、大白洋桥二村、大白洋桥三村 | 3 | ||||
沧县 | 张官屯乡 | 邱庄子、肖家楼、小白洋桥、东砖河、狼儿口 | 5 | ||||
沧县 | 捷地乡 | 傅庄子、傅家圈、捷地村、曹庄子 | 4 | ||||
沧县 | 姚官屯乡 | 后程子 | 1 | 东花园 | 1 | ||
沧县 | 兴济镇 | 余庆屯、建国街、南街、民主街、北街 | 5 | ||||
运河区 | 南陈屯乡 | 西砖河、肖庄子、东屯、姚庄子、刘舒庄、刘胖庄、娘娘庙、上河涯、肖家园、刘辛庄、南队、北队 | 12 | ||||
运河区 | 小王庄镇 | 吕家院、大圈村、前程子 | 3 | 北陈屯、小圈、何辛庄、永平里、西花园、义和庄、何家场、胡嘴子 | 8 | ||
新华区 | 小赵庄 | 王希鲁、北赵家坟 | 2 | ||||
2 | 沧州市东光县观光湖水库饮用水水源地 | 东光县 | 东光镇 | 王八里、刘八里、十二里、李坊、前洪庙、东洪庙、后洪庙 | 7 | ||
东光县 | 南霞口镇 | 仓于、仓四、仓三、仓二、仓一、张申庄、许铁匠、北肖庄 | 8 | ||||
地下水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 | 2 | ||||||
3 | 沧州市泊头市饮用水水源地 | 泊头市 | 洼里王镇 | 缴桥村 | 1 | ||
泊头市 | 泊镇 | 张三家村 | 1 |
附件5--1 设立省级河湖长责任范围内的村庄分布统计表 | |||
---|---|---|---|
单位 | 河湖名称 | 县(市、区) | 村庄数量 |
沧州市 | 南运河、滹沱河、子牙新河、滏东排河、白洋淀(千里堤) | 运河区、新华区、献县、河间市、青县、吴桥县、东光县、南皮县、泊头市、沧县、任丘市 | 350 |
合计 | 350 |
附件5--2 设立省级河湖长责任范围内的村庄名录 | ||||
---|---|---|---|---|
单位 | 县(市、区) | 乡镇 | 村庄名录 | 数量 |
合计 | 350 | |||
1.滹沱河 | 26 | |||
沧州市 | 献县 | 临河乡 | 富庄、尹堡寨、临河、西尹官、东尹官、横头 | 6 |
献县 | 陌南镇 | 李谢 | 1 | |
献县 | 张乡 | 南张、古今庄、王庄、大八里庄、小八里庄、桥头 | 6 | |
献县 | 段乡 | 北留钵、野场、南留钵 | 3 | |
献县 | 乐寿镇 | 塔西、塔东、田庄 | 3 | |
献县 | 小平王乡 | 元昌楼、冯庄、抛军哨、西王庄、杜凌花、文都、西桥 | 7 | |
2.子牙新河 | 119 | |||
沧州市 | 献县 | 乐寿镇 | 田庄、七里冢、五里铺、八里庄、大梅庄、小梅庄、周庄、北张庄、卢场、三里庄、东翟庄、大张庄、留付庄 | 13 |
献县 | 十五级乡 | 付庄、小营、尹店 | 3 | |
献县 | 垒头乡 | 辛庄、西古庄头、高垒头、东张定、西张定、小庄、刘垒头、毕垒头、张庄、沿村 | 10 | |
献县 | 韩镇 | 孔马坊、赵马坊、王马坊、毕马坊、郭马坊 | 5 | |
献县 | 郭庄镇 | 尹屯、野马、东孔庄、杨庄子 | 4 | |
河间市 | 沙河桥镇 | 盖庄、东官道、杏杭、大张、白张、罗位、大位、西梁、东梁 | 9 | |
河间市 | 故仙乡 | 魏由、董由、后埋、小故仙、大故仙、郑留孝、杨留孝、前辛庄、南司徒、西留庄、位庄、北辛河、王刁、郑孔务、东羊庄 | 15 | |
青县 | 门店镇 | 大功、白塔务、东姚辛、小戴家墓、大戴家墓、十王堂、桥北头、蔡村 | 8 | |
青县 | 曹寺乡 | 西冯、北官厅、东冯、皮庄子、王庄子、西姚辛 | 6 | |
青县 | 盘古镇 | 前阁上营、南柳、苗村、堤下头、塔寺庄、孙楼、马庄子、北渔二庄、曹辛庄 | 9 | |
青县 | 陈嘴乡 | 张二庄 | 1 | |
青县 | 上伍乡 | 周官屯、小杜庄、上伍、下伍、清河庄、小安头 | 6 | |
青县 | 金牛镇 | 阎庄子、李二姐、孝廉庄、大兴口、大许庄、王福庄、黄老人、丰台堡、仓上、清水白 | 10 | |
黄骅市 | 齐家务乡 | 大麻、王花庄、大王庄、小王庄、齐西、齐北、齐东、齐南、新、永红、乾符、后北、卸甲、隆儿庄、同东、同西、西聚馆、东聚馆、桃园、闫北 | 20 | |
3.滏东排河 | 7 | |||
沧州市 | 泊头市 | 西辛店乡 | 油瓶、冯庄、武庄、北杨庄、张铁房、大周庄、崔桥 | 7 |
4.南运河 | 188 | |||
沧州市 | 吴桥县 | 东宋门乡 | 六三、六二、六一 | 3 |
吴桥县 | 桑园镇 | 小第八、大第八、西街、南街、北街、大第九、宋家院、大辛、第四 | 9 | |
吴桥县 | 安陵镇 | 苏场、安陵、西何 | 3 | |
吴桥县 | 梁集镇 | 卜家庵、丁家门楼、胡家圈、北董 | 4 | |
东光县 | 连镇镇 | 六街、五街、四街、八街、秦庄、古树于、焦庄、渚洼、李四维、毕元、陈元、郑元、孙元 | 13 | |
东光县 | 城关镇 | 小圈、辛庄、码头、西北营、其林 | 5 | |
东光县 | 南霞口镇 | 仓二、南霞口、杨昂、堡子 | 4 | |
南皮县 | 刘八里乡 | 十二里、前七里、后七里 | 3 | |
南皮县 | 冯家口镇 | 代庄、后满、堡子、早立王、崔家洼、薛家窝、大王庄、陈辛、博古刘、博古于、冯家口、北口 | 12 | |
泊头市 | 王武镇 | 前杨圈、后杨圈 | 2 | |
泊头市 | 泊镇 | 小何庄、南三里、小杜庄、大何庄、大王庙、河西、北三里、五里屯、张庄子、肖圈、段庄、河东大、河东南、堤口王、姚庵、前辛、窑厂、齐堰 | 18 | |
泊头市 | 文庙镇 | 齐南、齐北、齐中、南张庄、李皇庄、尹庄、尹圈、周辛庄、大薛窝、杜屯子、郭楼子、前薛窝、后薛窝、剪南、剪北、三姓庄、冯口 | 17 | |
沧县 | 纸房头乡 | 大白洋桥一、大白洋桥二、大白洋桥三 | 3 | |
沧县 | 张官屯乡 | 邱庄子、肖家楼、小白洋桥、东砖河 | 4 | |
沧县 | 捷地乡 | 傅庄子、傅家圈、捷地、曹庄子 | 4 | |
沧县 | 姚官屯乡 | 后程子、东花园、姚官屯、仁和、高官屯 | 5 | |
沧县 | 兴济镇 | 余庆屯、建国街、南街、民主街、北街 | 5 | |
运河区 | 南陈屯乡 | 西砖河、肖庄子、东屯、姚庄子、刘舒庄 、刘胖庄、娘娘庙、上河涯、肖家园、刘辛庄、南队、北队 | 12 | |
运河区 | 小王庄镇 | 吕院、北陈屯、小圈、大圈、前程子、何辛庄、永平里、西花园、义和庄、何家场、胡嘴子 | 11 | |
新华区 | 小赵庄 | 王希鲁、北赵家坟 | 2 | |
青县 | 陈嘴乡 | 吴辛庄、小何场、南姚庄、董圈、时楼、张楼、苟楼、陈张辛、小院、大院 | 10 | |
青县 | 上伍乡 | 冯官屯、周官屯、李窑 | 3 | |
青县 | 盘古镇 | 王黄马、苏院、吴院 | 3 | |
青县 | 清州镇 | 张齐庄、陈奎庄、谭缺屯、岳家圈、靳刘庄、柳河屯、鲍嘴、代园、北街、南街、大陈庄、小陈庄、胡白庄、齐圈、潘庄子、南拨子、八里堂、司马庄 | 18 | |
青县 | 马厂镇 | 二十里屯、孙官屯、陆官屯、上马厂、下马厂 | 5 | |
青县 | 流河镇 | 盖宿铺、南蔡庄、中蔡庄、北蔡庄、南辛房、仁和镇、升官屯、流河大队、李又屯、小王庄 | 10 | |
5.白洋淀 | 10 | |||
沧州市 | 任丘市 | 出岸镇 | 出岸一、出岸二、出岸三、出岸四、东良淀、百尺、小关 | 7 |
任丘市 | 青塔乡 | 尚书、娄一、娄二 | 3 |
附件6--1 重点河流沿线村庄统计表 | ||||
---|---|---|---|---|
序号 | 河流名称 | 考核断面 | 涉及县(市、区) | 村庄 |
数量 | ||||
合计 | 705 | |||
1 | 青静黄排水渠 | 团瓢桥 | 沧州市青县 | 7 |
2 | 子牙河 | 小河闸、小王庄 | 沧州市献县、河间市 | 67 |
3 | 北排河 | 齐家务 | 沧州市献县、青县、黄骅市、河间市 | 101 |
4 | 南排河 | 李家堡一 | 沧州市泊头市、沧县、黄骅市、南大港、中捷 | 89 |
5 | 清凉江 | 连村闸 | 沧州市泊头市 | 76 |
6 | 宣惠河 | 大口河口 | 沧州市吴桥县、东光县、南皮县、盐山县、孟村县、海兴县 | 169 |
7 | 漳卫新河 | 小泊头桥 | 沧州市吴桥县、东光县、南皮县、盐山县、海兴县 | 171 |
8 | 沧浪渠 | 翟庄子 | 沧州市新华区、沧县、黄骅市 | 16 |
9 | 江江河 | 张帆庄 | 沧州市泊头市 | 2 |
10 | 滏阳河 | 小范桥、曲周、艾辛庄 | 沧州市献县 | 7 |
附件6--2 重点河流沿线村庄名录 | ||||
---|---|---|---|---|
单位 | 县(市、区) | 乡镇 | 村庄名录 | 数量 |
合计 | 705 | |||
1.青静黄排水渠 | 7 | |||
沧州市 | 青县 | 马厂镇 | 旧张屯、代官屯、刘世印屯、官庄、伊庄子、阜安、何老营 | 7 |
2.子牙河 | 67 | |||
沧州市 | 献县 | 乐寿镇 | 田庄、七里冢、藏桥、八里庄、北马庄、塔东、下淀、西高坦、张高坦、朱高坦 | 10 |
沧州市 | 献县 | 西城乡 | 徐召、李虎一、张花 | 3 |
沧州市 | 献县 | 本斋乡 | 沙洼、小汪、前营、中营、后营、邓庄 | 6 |
沧州市 | 献县 | 十五级乡 | 西韦庄、十五级、后庄、边马、张大马、孙大马 | 6 |
沧州市 | 献县 | 垒头乡 | 小庄 | 1 |
沧州市 | 献县 | 韩镇 | 孔马坊、赵马坊、王马坊、毕马坊、郭马坊 | 5 |
沧州市 | 河间市 | 沙河桥镇 | 杏杭、大张、中张、付位、宋位、南康、北康、谢家、陈梁王、姜刘、闫家、孟官庄、方官庄 | 13 |
沧州市 | 河间市 | 故仙乡 | 缴台头、王由、刘由、邱故仙、曹庄、侯故仙、宋留孝、后辛庄、路德庄、范圪垯、小王桥 | 11 |
沧州市 | 河间市 | 尊祖庄乡 | 东王化、冯王化、西王化、前念祖、刘念祖、后念祖、武张各、李张各、杨张各、北司徒、王营、杨营 | 12 |
3.北排河 | 101 | |||
沧州市 | 献县 | 陈庄镇 | 隋庄、李庄、苗庄、鲁庄、大郭庄、周庄 | 6 |
沧州市 | 献县 | 南河头乡 | 尖庄、刘庄、东丁楼、中丁楼、丁北、于庄 | 6 |
沧州市 | 献县 | 乐寿镇 | 西关、西李庄、北街、北张庄、卢场、三里庄、东翟庄、二孟庄、大陈庄、大张庄、留付庄 | 11 |
沧州市 | 献县 | 河街镇 | 东八册屯、西八册屯、小屯 | 3 |
沧州市 | 献县 | 十五级乡 | 尹一、尹二、尹三 | 3 |
沧州市 | 献县 | 郭庄镇 | 尹屯、野马、东孔庄、杨庄子 | 4 |
沧州市 | 献县 | 垒头乡 | 抛庄、辛庄、西古庄头、东古庄头、高垒头、东张定、刘垒头、毕垒头、张庄、沿村 | 10 |
沧州市 | 献县 | 韩镇 | 前张祥、中张祥、后张祥、西护持寺、东护持寺、曹辛庄、东留 | 7 |
沧州市 | 青县 | 门店镇 | 野兀屯、苏太洲、刘太洲、前吴召、后吴召、门店、后董景、冬庄、前董景、叩庄 | 10 |
沧州市 | 青县 | 盘古镇 | 四窝头 | 1 |
沧州市 | 青县 | 新兴镇 | 杨庄子 | 1 |
沧州市 | 青县 | 陈嘴乡 | 南渔二庄、张二庄 | 2 |
沧州市 | 青县 | 上伍乡 | 冯官屯、小苏庄、小许庄、大王庄 | 4 |
沧州市 | 青县 | 金牛镇 | 罗庄子、集贤屯、老河头、大鹁鸽留、康庄子 | 5 |
沧州市 | 黄骅市 | 齐家务乡 | 大麻沽、王花庄、大王庄、小王庄、齐西、齐北、齐南、新村、永红 | 9 |
沧州市 | 河间市 | 黎民居乡 | 梁郭庄、孙郭庄、东留庄、南新河、沙河、东高庄、冯寺、刘屯、东化务、西化务、袁保柱 | 11 |
沧州市 | 河间市 | 沙河桥镇 | 西苑、东苑、邢各庄 | 3 |
沧州市 | 河间市 | 故仙乡 | 前埋、马保洼 | 2 |
沧州市 | 河间市 | 景和镇 | 古庄头、方雅莪、东双塔 | 3 |
4.南排河 | 89 | |||
沧州市 | 黄骅市 | 常郭镇 | 高代庄、滕家堡 | 2 |
沧州市 | 黄骅市 | 滕庄子乡 | 刘家铺、大浪白、东道安、西道安、前滕、西白庄、留老人、李官庄、慈庄、北王曼 | 10 |
沧州市 | 黄骅市 | 羊三木回族乡 | 辛庄、王庄子、刘皮庄 | 3 |
沧州市 | 黄骅市 | 南排河镇 | 李家堡、赵家堡 | 2 |
沧州市 | 泊头市 | 文庙镇 | 前乔屯、后乔屯、刘批条、宗庄子、楚贾杜 | 5 |
沧州市 | 沧县 | 纸房头乡 | 吴家洼、王英庄、李二庄、大白洋桥一、大白洋桥二、大白洋桥三 | 6 |
沧州市 | 沧县 | 张官屯乡 | 肖家楼、小白洋桥、大马庄、田庄子、八义庄、南大铺、张官屯、刘辛庄、小朱庄、北蔡庄、穆官屯、西叶家庙、中叶家庙、东叶家庙、小李庄 | 15 |
沧州市 | 沧县 | 汪家铺乡 | 孙佛庄、马士庄、七里淀、高庄子、高辛庄 | 5 |
沧州市 | 沧县 | 仵龙堂乡 | 西后屯、东后屯、后唐庄 | 3 |
沧州市 | 沧县 | 旧州镇 | 东关、王槐庄、感化屯、杨店子 | 4 |
沧州市 | 沧县 | 风化店乡 | 大流口、小流口、大韩庄、望海寺、小韩庄、小白冢 | 6 |
沧州市 | 南大港 | 二分区 | 东北队10小队、西大队4小队、东北队9小队、西北队、西大队、东大队、西大队6小队、一队、三队 | 9 |
沧州市 | 南大港 | 三分区 | 23队、25队、26队、28队、29队 | 5 |
沧州市 | 中捷 | 土地流转中心 | 东胡庄、王肖庄、邢庄科、搬倒井 | 4 |
沧州市 | 中捷 | 一分区 | 二队、三队、四队、十六队 | 4 |
沧州市 | 中捷 | 二分区 | 六队、八队、九队 | 3 |
沧州市 | 中捷 | 三分区 | 十一队、十二队、十五队 | 3 |
5.清凉江 | 76 | |||
沧州市 | 泊头市 | 西辛店乡 | 东窦屯、秦村、耿村、南于、彭庄 | 5 |
沧州市 | 泊头市 | 四营乡 | 田二、田三、田五、杨庄、南夹河、北夹河、佟王庄、陈庄、韩桥 | 9 |
沧州市 | 泊头市 | 交河镇 | 千民屯、陈北、陈四毛、郭庄、双庙、韩庄、卢桥、南孟、付庄、新合、三里庄、南八里、顺桥 | 13 |
沧州市 | 泊头市 | 寺门镇 | 张吉草、绘彩于、付庄、东辛店、小金庄、苏辛庄、河北于、杨码头、顾码头、西贾店、东贾店、南王庄 | 12 |
沧州市 | 泊头市 | 王武镇 | 西官道、东官道、小张庄、洪码头、孟码头、刘码头 | 6 |
沧州市 | 泊头市 | 洼里王镇 | 隆丰店、后八尺高、赵白河、洼里王、前赵、韩庄、青一、青二、贾庄、赵老户、三岔河、后赵 | 12 |
沧州市 | 泊头市 | 齐桥镇 | 南王庄、大炉、小园、安乐王、小胡屯、李码头、张兵备、太平庄、东毛三庄、西毛三庄、小李庄、西菜园 | 12 |
沧州市 | 泊头市 | 文庙镇 | 黄屯、扁渡李、邵庄子、刘汉斗、文庙、马桥、刘庄 | 7 |
6.宣惠河 | 169 | |||
沧州市 | 吴桥县 | 桑园镇 | 王庄、田庄、张粗腿 | 3 |
沧州市 | 吴桥县 | 曹洼乡 | 段庄、丝瓜张、景庄、杨桥、马库吏、楼子铺、赵伟、前洼、后洼 | 9 |
沧州市 | 吴桥县 | 安陵镇 | 中牛、张皋、佛三、孟洼、邢洼、水四、丁洼、前桥、中桥、后桥 | 10 |
沧州市 | 吴桥县 | 于集镇 | 李百户、单店、南徐王、徐王杨 | 4 |
沧州市 | 吴桥县 | 梁集镇 | 刘潭、双庙王、大吴、马家庙、二人庄、刘金 | 6 |
沧州市 | 东光县 | 连镇镇 | 庄庄、火炉王、陶庄、付庄、高庄、李快、皂一、刘庄、大邢 | 9 |
沧州市 | 东光县 | 城关镇 | 老马、杨双楼、赵洪、南关、东南营、东街、东关候、王桥、东北营、高八里、刘八里、前洪、李通判、南候、郭桥、何庄、五里、王八里、后洪、东洪 | 20 |
沧州市 | 东光县 | 于桥乡 | 双树、大柴、刘河、任坊、陈桥、杜桥、侯庄、碱郭、杨卜、郭卜 | 10 |
沧州市 | 东光县 | 南霞口镇 | 西周、大周、仓一、东油周 | 4 |
沧州市 | 东光县 | 灯明寺 | 大柳树张、小柳树张、李杆、东源流寺、西源流寺、杜庄 | 6 |
沧州市 | 东光县 | 大单镇 | 后高、后孙、北果头 | 3 |
沧州市 | 南皮县 | 刘八里乡 | 刘和睦 | 1 |
沧州市 | 南皮县 | 乌马营镇 | 郭围、高桥、大坊子、范家、生刘 | 5 |
沧州市 | 南皮县 | 王寺镇 | 刘夫青、梁场、唐孙、西古 | 4 |
沧州市 | 南皮县 | 寨子镇 | 梁庄 | 1 |
沧州市 | 南皮县 | 鲍官屯镇 | 张旗屯 | 1 |
沧州市 | 南皮县 | 潞灌乡 | 芦庄子、大薛、刘硕盘、焦山寺、龙堂 | 5 |
沧州市 | 孟回族自治县 | 新县镇 | 杨庄、台庄、徐庄 | 3 |
沧州市 | 孟回族自治县 | 孟村镇 | 后姚、东姚、西姚、高姚 | 4 |
沧州市 | 孟回族自治县 | 宋庄子乡 | 艾宅、闫庄子、许村、姜西、姜东 | 5 |
沧州市 | 盐山县 | 小庄乡 | 西璋壁、东璋壁、何堤口、西宋 | 4 |
沧州市 | 盐山县 | 盐山镇 | 段庄、小宋、大王铺、大刘牛、韩桥、东孙、西孙、高庄、陈薛、后王、前王、西赵、穆庄 | 13 |
沧州市 | 盐山县 | 孟店乡 | 刘帽圈、双堂镇、杨帽圈、东帽圈 | 4 |
沧州市 | 盐山县 | 边务乡 | 李肖、大吴、郝庄子、李芳、窦武 | 5 |
沧州市 | 盐山县 | 小营乡 | 彭庄、刘武 | 2 |
沧州市 | 海兴县 | 县农场 | 东区、中区 | 2 |
沧州市 | 海兴县 | 高湾镇 | 大黄、小黄、后程 | 3 |
沧州市 | 海兴县 | 苏基镇 | 褚宋、刘宋、蔡宋、周宋、西尤、中尤、东尤、西白、东白 | 9 |
沧州市 | 海兴县 | 张会亭 | 东范、大范、西范 | 3 |
沧州市 | 海兴县 | 辛集镇 | 甘草、辛立、西马、赵家、孙家、宋王 | 6 |
沧州市 | 海兴县 | 青先农场 | 青先农场 | 1 |
沧州市 | 海兴县 | 小山乡 | 蔡庄子、常庄子 | 2 |
沧州市 | 海兴县 | 香坊乡 | 西官庄、边庄 | 2 |
7.漳卫新河 | 171 | |||
沧州市 | 吴桥县 | 杨家寺乡 | 小天罡、白庄、王杠、张庄、前寺、后寺、乜庄、于仲举、王祥、李自贤、信庄、驼刘、陈葛、锞子杨、崔庄、张集 | 16 |
沧州市 | 吴桥县 | 东宋门乡 | 高庄、香坊王、尤庄、东宋门、沙王、孙庄、闯齐、军王 | 8 |
沧州市 | 吴桥县 | 铁城镇 | 堤上郭、孙连粉、镜子郭、三里辛、牟庄、城二、南关、花园、驸马、东周、杜庄、千佛阁、永丰、范庄、大周、何家堤、季家河、彭一、彭二、小王于、小王张、千佛阁、张计鲁 | 23 |
沧州市 | 吴桥县 | 沟店铺乡 | 玉泉、杨密、圈陈、大王铺、沟店铺、前王、后王、孟庄、史庄、无名树、王士良、东边、蒋控 | 13 |
沧州市 | 吴桥县 | 何庄乡 | 前尚、东小王、尚集、刘阁、南李、北李、堤上王、北于、张金马、北靳庄 | 10 |
沧州市 | 东光县 | 龙王李镇 | 王营盘、雷营盘、刘英、耿前、耿东、东厂 | 6 |
沧州市 | 东光县 | 秦镇 | 于渤海、大杩口、张彦恒、崔站 | 4 |
沧州市 | 东光县 | 大单镇 | 砥桥、李营盘、张营盘、孙营盘、刁庄、仉王 | 6 |
沧州市 | 南皮县 | 潞灌乡 | 前王、前罗寨、金庄 | 3 |
沧州市 | 南皮县 | 寨子镇 | 小安、肖桥、王佑全、寨子南街、寨子东街 | 5 |
沧州市 | 盐山县 | 庆云镇 | 王信、大杨、小杨、范堂、刘心卓、城西胡、西关、西城、东城、东关、石家、四合 | 12 |
沧州市 | 盐山县 | 常庄乡 | 蔡家、反刘、崔家、三官庙、李士道、小王、小周、王梅、毛集 | 9 |
沧州市 | 盐山县 | 韩集镇 | 大李、小李、张相、郑桥、菠菜魏 | 5 |
沧州市 | 盐山县 | 千童镇 | 前韩、南街、陈庄、小河流、西荣、中荣、东荣、杨庄、黄庄 | 9 |
沧州市 | 盐山县 | 圣佛镇 | 前商、后商、小李、陈百万、叶珠高、西李 | 6 |
沧州市 | 盐山县 | 杨集乡 | 左一、左三、东忠、胡麻湾、大麻湾、东拖、南台 | 7 |
沧州市 | 海兴县 | 张会亭乡 | 北台、张会亭、马庄、道口、徐西南、徐东北、东王、郭桥、前寨 | 9 |
沧州市 | 海兴县 | 辛集镇 | 刘西、刘前、刘东、辛集、于家、魏家 | 6 |
沧州市 | 海兴县 | 香坊乡 | 东马、寇庄、大韩、小韩、韩赵、东王、坨里、抛庄、杨程、香坊、边庄、二官、刘家、海丰 | 14 |
8.沧浪渠 | 16 | |||
沧州市 | 新华区 | 小赵庄乡 | 顾官屯 | 1 |
沧州市 | 沧县 | 李天木乡 | 北阁、皂坡、孙庄子 | 3 |
沧州市 | 沧县 | 薛官屯乡 | 后李寨、新开路、李龙屯 | 3 |
沧州市 | 沧县 | 姚官屯乡 | 干河 | 1 |
沧州市 | 黄骅市 | 齐家务乡 | 杨官庄、寨里、大科牛、二科牛、三科牛、刘庄 | 6 |
沧州市 | 黄骅市 | 南排河镇 | 歧口、官庄 | 2 |
9.江江河 | 2 | |||
沧州市 | 泊头市 | 王武镇 | 张帆庄 | 1 |
沧州市 | 泊头市 | 洼里王镇 | 范徐 | 1 |
10.滏阳河 | 7 | |||
沧州市 | 献县 | 小平王乡 | 东桥 | 1 |
沧州市 | 献县 | 陈庄镇 | 小漳、牛辛庄、大过西 | 3 |
沧州市 | 献县 | 南河头乡 | 东樊屯、抛庄、西丁楼 | 3 |
附件7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适用模式 | ||
---|---|---|
COD去除工艺 | 散分户 | 本技术在农村厕所改造过程中使用较多,其技术比较适合目前农村的技术经济水平。经过化粪池或沼气池处理后的污水作为农用,但化粪池或强化厌氧池出水中污染物浓度高,因此不宜直接排入村落周边水系。采用本模式处理污水时,应防止雨水进入化粪池或沼气池造成池体内的污水溢出。适用范围:粪便作为农肥的农户。 |
污水经化粪池去除粗物质后利用土地处理,或流入人工湿地进行处理,其中在化粪池的停留时间应大于48h。该工艺投资和运行费用低、管理方便,适合有可利用土地的农户。由于化粪池或沼气池出水浓度较高,宜在生态单元前增设厌氧生物处理单元,如厌氧生物膜单元,以降低生态处理单元的负荷;生态处理单元技术宜采用人工湿地或土地渗滤等。适用范围:适合有可利用土地的农户。 | ||
针对没有可利用土地的散户或对排水水质要求较高时,可采用生物处理单元处理污水。生物处理单元宜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池的一体化设备。在丘陵或山地,可利用地形高差,采用跌水曝气,节省部分运行能耗。适用范围:没有可利用土地的散户或对排水水质要求较高的地区,经济较发达地区。 | ||
针对黑水农用的农户,可采用黑灰分离的模式处理污水。黑水收集后农用。灰水收集沉淀后进入人工湿地和土地渗滤单元,出水可直接排放或作为景观用水利用。适用范围:适用于黑水农用的农户。 | ||
村落 | 可采用一体化设备或工程。生物处理单元技术应采用好氧生物接触氧化池。为保证处理效果,应好氧处理,好氧池溶解氧宜保持在2.0mg/L以上。适用范围:针对主要以去除COD为目的的地区。 | |
生态处理单元技术宜采用人工湿地、土地渗滤或其它技术。调节池可与厌氧生物膜单元合建。适用范围:该工艺投资省、维护简单,缺点是占地面积大。 | ||
氮磷去除工艺 | 以去除COD、TN和TP为目的的地区,污水处理工艺可以采用生物与生态技术相结合的组合工艺。根据当地情况,可采用以下两种工艺:具有缺氧和好氧生物反应器的组合工艺,或单一反应器缺氧和好氧交替运行,除了能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使出水COD、BOD、SS达标外,还能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氨氮。好氧/厌氧生物反应器及人工湿地组合工艺:村庄农户污水经过化粪池或沼气池的初级处理后,进入生物接触氧化池处理。采用交替的好氧/厌氧工艺脱氮后通过人工湿地处理达到除磷效果。同时,人工湿地也可作为村庄景观。适用范围: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风景或人文旅游区、自然保护区、重点流域等环境敏感区,污水处理不仅需要去除COD和悬浮物,还需要对氮、磷进行控制,防止区域内水体富营养化,出水直接排放到附近水体或回用。 |
附件8--1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适用技术 | |
---|---|
技术名称 | 技术优缺点 |
化粪池 | 结构简单、易施工、造价低、维护管理简便、无能耗、运行费用省、卫生效果好等优点。沉积污泥多,需定期进行清理;污水易泄漏。化粪池处理效果有限,出水水质差,不能直接排放水体,需经后续好氧生物处理单元或生态净水单元进一步处理。广泛应用于各地区农村污水的初级处理,特别适用于旱厕改造后,水冲式厕所粪便与尿液的预处理。 |
厌氧生物膜池 | 投资省、施工简单、无动力运行、维护简便;池体可埋于地下,其上方可覆土种植植物,美化环境。对氮磷基本无去除效果,出水水质较差,须接后续处理单元进一步处理后排放。广泛应用于各地区各区域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人工湿地或土地渗滤处理前的处理单元。 |
沼气池 | 与化粪池相比,污泥减量效果明显,有机物降解率较高,处理效果好;可以有效利用沼气。处理污水效果有限,出水水质差,一般不能直接排放,需经后续技术进一步处理;需有专人管理,与化粪池比较,管理较为复杂。可应用于一家一户或联户农村污水的初级处理。如果有畜禽养殖、蔬菜种植和果林种植等产业,可形成适合不同产业结构的沼气及沼液与沼渣利用模式。 |
生物接触氧化池 | 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污泥产量少,无污泥回流,无污泥膨胀;生物膜内微生物量稳定,生物相丰富,对水质、水量波动的适应性强;操作简便、较活性污泥法的动力消耗少,对污染物去除效果好。加入生物填料导致建设费用增高;可调控性差;对磷的处理效果较差,对总磷指标要求较高的农村地区应配套建设出水的深度除磷设施。适用于有一定经济承受能力的农村。处理规模为单户、多户污水处理设施或村落的污水处理站。 |
序批式反应器(SBR) | 具有工艺流程简单,运转灵活,基建费用低等优点,能承受较大的水质水量的波动,具有较强的耐冲击负荷的能力,较为适合农村地区应用。SBR对自控系统的要求较高;间歇排水,池容的利用率不理想;在实际运行中,废水排放规律与SBR间歇进水的要求存在不匹配问题,特别是水量较大时,需多套反应池并联运行,增加了控制系统的复杂性。适用于污水量小、间歇排放、出水水质要求较高的地方,如民俗旅游村、湖泊、河流周边地区等,不但要去除有机物,还要求除磷脱氮,防止河湖富营养化。也适用于华北大部分水资源紧缺、用地紧张的地区。 |
氧化沟 | 一般不设初沉池、结构和设备简单、运行维护简单、投资较省;采用低负荷运行,剩余污泥量少,处理效果好。长污泥龄运行有时出水中悬浮物较高,影响出水水质;相对其他好氧生物处理工艺,传统氧化沟的占地面积大、耗电高于曝气池。适用于处理污染物浓度相对较高的污水;处理规模宜大不宜小,适合村落污水处理。污水经过农村适用的氧化沟工艺的处理后,出水通常达到或优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二级标准。如果受纳水体有更严格的要求,则需要进一步处理。 |
普通曝气池 | 工艺变化多且设计方法成熟,设计参数容易获得;可控性强,可根据处理目的的不同灵活选择工艺流程及运行方式,取得满意处理效果。构筑物数量多,流程长,运行管理难度大,运行费用高,不适合小水量处理。适应较大污水量情况,可用于对污水中有机物、氮和磷的净化处理。 |
生态滤池 | 投资费用省,运行时无能耗,运行费用很低,维护管理简便,水生植物可以美化环境,增加生物多样性。污染负荷低,占地面积大,设计不当容易堵塞,处理效果受季节影响,随着运行时间延长除磷能力逐渐下降。尤其适用对于资金短缺、土地面积相对丰富的农村地区。在东南地区,生态滤池主要适用于单户或几户规模的分散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以及深度除磷。 |
人工湿地 | 投资费用省,运行费用低,维护管理简便,水生植物可以美化环境,调节气候,增加生物多样性。污染负荷低,占地面积大,设计不当容易堵塞,处理效果受季节影响,随着运行时间延长除磷能力逐渐下降。适合在资金短缺、土地面积相对丰富的农村地区应用,不仅可以治理农村水污染、保护水环境,而且可以美化环境,节约水资源。 |
土地渗滤 | 处理效果较好,投资费用省,无能耗,运行费用很低,维护管理简便。污染负荷低,占地面积大,设计不当容易堵塞,易污染地下水。适合资金短缺、土地面积相对丰富的农村地区,与农业或生态用水相结合,不仅可以治理农村水污染、美化环境,而且可以节约水资源。 |
稳定塘 | 结构简单,出水水质好,投资成本低,无能耗或低能耗,运行费用省,维护管理简便。负荷低、污水进入前需进行预处理、占地面积大,处理效果随季节波动大,塘中水体污染物浓度过高时会产生臭气和滋生蚊虫。适于中低污染物浓度的生活污水处理;适用于有山沟、水沟、低洼地或池塘,土地面积相对丰富的农村地区。 |
附件8--2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 | |||
---|---|---|---|
序号 | 技术名称 | 工艺路线 | 处理规模 |
1 | SY-PLUS智能模块化污水处理工艺 | 多级生物接触氧化+普通曝气 | 0.3-600m³/d |
2 | 玻璃钢材质生化+生态法反应器污水处理工艺 | 多级生物接触氧化+普通曝气+人工湿地 | 10-500m³/d |
3 | 强化固定生物膜/活性污泥(A2/O)+人工快渗工艺 | 多级生物接触氧化+普通曝气+人工快渗 | 5-100m³/d |
4 | BMR一体化污水处理工艺 | 生物接触氧化+人工湿地 | 20-400m³/d |
5 | SMART-PFBP多级生物接触氧化工艺 | 生物接触氧化 | 10-1000m³/d |
6 | 农村庭院式一体化(分散式)污水处理工艺 | 生物接触氧化+普通曝气+人工湿地 | 0.4m³/d |
7 | 可持续发展的农村生活污水生物生态组合处理工艺 | 多级生物接触氧化+普通曝气+生态滤池 | 0-200m³/d |
8 | FK-JHC净化槽污水处理工艺 | 生物接触氧化+生态单元 | 1-100m³/d |
9 | 呼吸型人工湿地工艺 | 生物接触氧化+普通曝气+人工湿地 | 20-500m³/d |
10 | 悬浮生物填料接触氧化一体化处理工艺 | 生物接触氧化 | 10-200m³/d |
11 | DSP一体化生物接触氧化污水处理工艺 | 生物接触氧化+普通曝气 | 1-500m³/d |
12 | 人工快速渗滤工艺 | 人工快渗 | 30-110m³/d |
13 | FOTO村镇生活污水模块化生化处理工艺 | 生物接触氧化+普通曝气+人工湿地 | 30m³/d |
14 | THBF生物模块农村污水处理工艺 | 多级生物接触氧化+普通曝气 | 100-500m³/d |
15 | 一体化多级AO+生物接触氧化工艺 | 多级生物接触氧化+普通曝气 | 20-500m³/d |
16 | 基于一体化高效净化槽的农村污水分散治理工艺 | 生物接触氧化+普通曝气 | 0.3-1m³/d |
17 | BESTwater仿生污水净化工艺 | 厌氧池+生物接触氧化+普通曝气 | 30-5000m³/d |
18 | 一种利用人工湿地模块的污水处理工艺 | 厌氧池+人工湿地 | 0-100m³/d |
19 | 一种针对农村分散式污水治理的改良AAO污水处理工艺 | 多级生物接触氧化+普通曝气 | 0.5-500m³/d |
20 | 高负荷填料型生态湿地(HEW湿地)工艺 | 厌氧池+人工湿地 | 50-500m³/d |
21 | 生态组合塘+高效人工湿地村镇生活污水处理工艺 | 多级生物接触氧化+普通曝气+人工湿地 | 0.2-100m³/d |
22 | 节能型3D-RBC®立体结构生物转盘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艺 | 缺氧池+生物接触氧化+普通曝气 | 10-5000m³/d |
23 | MOCOP(多级生物接触氧化)生物净化工艺 | 生物接触氧化 | 10-300m³/d |
24 | 单户式生物净化罐工艺 | 生物接触氧化+普通曝气 | 0.5-2m³/d |
25 | 人工快速渗滤技术及人工快渗一体化污水处理工艺 | 人工快渗 | 5-50m³/d |
26 | AO生物接触氧化污水处理工艺 | 生物接触氧化 | 5-500m³/d |
27 | 人工快渗污水处理(CRI)工艺 | 人工快渗 | 30-1000m³/d |
28 | A2O+MBBR工艺的一体化污水处理工艺 | 生物接触氧化+普通曝气 | 5-1000m³/d |
29 | 直流式复合膜生物反应污水处理工艺 | 生物接触氧化+普通曝气+膜池 | 1-100m³/d |
30 | A3/O-MBBR工艺 | 多级生物接触氧化+普通曝气 | 30-200m³/d |
31 | CHTank中国罐:A/O接触氧化法工艺 | 多级生物接触氧化+普通曝气 | 0.6m³/d |
32 | 一体化污水处理工艺 | 多级生物接触氧化+普通曝气 | 0-1000m³/d |
33 | 净化槽工艺(A/O)工艺 | 生物接触氧化+普通曝气 | 1-10m³/d |
34 | BIO一体化污水处理工艺 | 序批式反应器(SBR) | 1-1500m³/d |
35 | i-waterIII型—立式自循环一体化生物反应处理工艺 | 化粪池+生物接触氧化+普通曝气 | 40-24000m³/d |
36 | A/O生物接触氧化法+人工湿地组合工艺 | 生物接触氧化+普通曝气+人工湿地 | 5-1000m³/d |
37 | 立体结构生物转盘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艺 | 缺氧池+生物接触氧化+普通曝气 | 10-5000m³/d |
38 | 高负荷地下渗滤污水处理复合技术 | 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 | 15-100m³/d |
39 | 农村分散生活污水处理组合技术 | 生物预处理+多段AO+生态湿地 | 50-2000m³/d |
注:排名不分先后。 | |||